四川招生網 > 學校動態 >學校動態 >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好不好
來源:四川體育職業學院 發布時間:2020-03-27 13:43:00 閱讀:4184人瀏覽 在線咨詢招生老師
摘要:
四川體育職業學院改制前為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,成立于1981年,是四川省體育局直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(副廳級),承擔著四川備戰全運會的主要任務,是四川為國家“奧運爭光計劃”培養和輸送優秀競技體育人才的主陣地,也是全省各類體育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
一所學校好不好,具體體現在哪幾方面,學校的基本發展情況是很多家長都會考慮的事情,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到一所發展較好的學校,近來,有小伙伴前來咨詢四川體育學院好不好?為了滿足大家的要求,小編特意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所院校。
四川省委編辦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1359個,現有教職員工452名,運動員572名。其中,國家級教練7名,高級教練58名,一級教練72名。截至2017年,學院共有專任教師63人,其中行政兼教師7人,兼職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1.11%,專任教師師生比為13.7:1,雙師型教師14人,高級職稱教師16人。
學院的前身是1951年創立的西南區體育會籃排球隊。當年5月,黨中央、毛主席決定在北京舉行首屆全國籃排球比賽。主持西南區工作的鄧小平、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此十分重視,親自落實成都、重慶、昆明、貴陽等地選拔優秀大學生代表西南區參賽。賽后在賀龍元帥的關心支持下,西南區體育會籃排球隊于同年10月成立,這是我國第一支專業運動隊。1952年6月,毛主席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詞:“發展體育運動,增強人民體質。”此后,全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,西南區體育會籃排球隊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員隨之逐步增加,隊伍也先后更名為“西南體訓班”、“西南體育學院競技指導科”、“成都體育學院競技指導科”、“四川運動代表隊”、“成都體育學院運動系”,直到1971年正式定名為“四川省體育工作隊”。1981年,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,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在四川省體育工作隊基礎上正式組建,隸屬四川省體育運動委員會(現“四川省體育局”),享受省屬大專院校一級待遇,主要任務是培養高等專科學歷體育專業人才,開展田徑、體操、游泳、“三大球”、“三小球”、重競技、武術等運動項目的訓練、競賽、管理和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,為國家隊培養和輸送尖子運動員。1986年,學院獲國家教委批準備案為成人高等學校(舉辦專科層次成人高等教育)。2018年3月4日,經省政府批準,學院正式改制為四川體育職業學院,學院發展由此進入一個新時期。
在鄧小平、賀龍等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,四川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。其間,學院培養的健兒們為四川競技體育發展帶來了良好的開端,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“四川五虎將”汪平毅、葉春泉、黃福楊、蘭海、張根銓在全國籃球界赫赫有名,李白玉上百次打破重量級和次重量級全國紀錄,陳家全10秒的百米短跑全國紀錄足足保持了51年才被打破,楊瑩喜摘四川乒乓球第一個世界冠軍,寧小琳成為四川女子體操亞運冠軍第一人,俞平在同一屆全運會上七次打破女子自由泳記錄,金浦被譽為“亞洲蛙王”……他們不僅為國爭光、為川添彩,而且為四川體育事業發展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,增添了滿滿的正能量。
學院作為四川競技體育主力軍,先后代表四川參加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捷報頻傳,為四川競技體育稱雄西部作出了重大貢獻。特別是第29屆、30屆、31屆奧運會和第12屆、13屆全運會四川參賽成績均居中西部第一,學院功不可沒。建院至今,學院共獲得奧運冠軍16人次、世界冠軍108人次、亞洲冠軍137人次、全國冠軍991人次,培養出張蓉芳、梁艷、朱玲、高敏、陳龍燦、唐琳、陳靜、鄒凱、馮喆、任茜、鄭潔、晏紫、陳興東、周建安、蔣文文、蔣婷婷、邱波、朱雨玲、鄒敬園等一大批競技體育領軍人物,為四川乃至中國競技體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。2009年,學院因在北京奧運會和第11屆全運會作出突出貢獻,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集體三等功。目前,學院擁有涵蓋18個奧運大項的運動隊,下設田徑、足球等項目和專為運動員開展文化教育服務的教育中心等23個系(中心)和職能部門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相關學校基本發展情況,體育學院著重培養體育人才,為國家做貢獻,是一所具有格局的院校,最后,小編想送給大家一句話:功到自然成,成功之前難免有失敗,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難,堅持不懈地努力,那么,成功就在眼前。
文章標題: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好不好
獲取2023年招生指南